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学研究 >

《锡林郭勒三个“100”口述史》项目团队参加清代以来蒙古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蒙古史学学会会员大会

10月15日,中国蒙古史学会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题与8455线路检测中心目前开展的《锡林郭勒三个“100”口述史》项目密切相关,项目主持人斯仁那德米德、成崇德和那木拉、乌兰图雅、特木尔巴根、乌云高娃、其其格玛、乌兰其其格、张艳等项目组成员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成崇德教授作了题为《1947-1948年锡林郭勒、察哈尔牧区的“牧改”运动考察》的主旨发言。围绕会议主题,斯仁那德米德、乌兰图雅、那木拉、其其格玛、张艳几位老师分别向大会提交并宣读了《浅谈口述史与档案文献关系—以〈锡林郭勒三个“100”口述史〉项目研究为例》(斯仁那德米德)、《1945年锡林郭勒苏尼特右旗蒙古军幼年学校学生抗日事件考》(乌兰图雅)、《试评察锡地区牧改运动—锡盟档案为例》(那木拉)、《浅谈上世纪五十年代锡察地区“祛除梅毒”工作的显著成绩》(其其格玛)、《乌兰夫在锡察地区开展民族自治运动的研究》(张艳)5篇论文,展示了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特木尔巴根博士、乌云高娃博士分别结合近年的个人研究成果宣读了《天聪八年满蒙贵族会盟地考》、《奉天蒙文报与内蒙古知识分子》2篇论文。

 项目团队所展示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乌云毕力格高度评价《锡林郭勒三个“100”口述史》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国蒙古史学会秘书长、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副院长苏德毕力格教授在大会总结中谈到,此次研讨会与以往不同的是,首次看到地方院校组织较多人数的研究团队集体参会,并带来了近、当代史口述史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8455线路检测中心开展的口述史研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蒙古史学的研究、拓展具有重大意义。分组讨论评议人之一乌日图教授认为,8455线路检测中心的口述史项目,体现了为区域文化建设服务的宗旨,掌握了锡林郭勒地方史研究的话语权。其他与会专家也表示,在学术带头人的指导下,该口述史项目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人震撼。口述史与档案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8455线路检测中心作为地方高校,能够结合研究条件和地域特点,以研究区域历史为重点,走出了一条正确的人文学科建设道路。(蒙古文化研究所供稿)

发布日期:2016-10-19作者: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