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心,共守云开见月明 —机电系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积极参与“抗疫”

2022-11-02 11:23:29

 疫情的再次复杂紧迫,打破了学校闭环管理期间的宁静。又一场突如其来的“抗疫”行动开始了,机电系第二批入校的老师们闻令而动,其中3名党外知识分子和3名归国留学教师勇担使命,积极投身到宿舍消杀,学生管理、餐品配送、心理疏导等岗位上。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在疫情严峻形势下,我系统战成员同心聚力,积极作为,共抗疫情,彰显了我系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与党同心的使命担当。

 机电系党外知识分子王华,系副主任,作为第二批入校的系领导,在疫情封控的第一时间对防疫工作和人员分工进行部署安排。确定了物资发放、核酸检测、信息统计、入住宿舍、学生管理、心理疏导等岗位和人员安排。作为领路人和老师们的主心骨,责任大,压力也大。为了全面了解掌控机电系疫情防控情况,能够及时解决突发事件,每天王华副主任都会亲自到各个岗位了解情况、帮助老师们解决困难;对于像学生宿舍不能到现场的就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关心了解入住学生宿舍的老师们生活物资上有什么需要、学生生活学习有什么问题、学生心理是否有波动等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和困难。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同时他也以身示范加入到“送饭天团”,带领送饭天团的其他老师每天三次,每次将近两千份,楼上楼下的运送盒饭送到学生宿舍楼下,保证学生能够吃上热乎的饭菜。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送饭天团”中还有我们的老教师包宏栋老师和刘悦老师的身影。虽然都是近六十的年龄,但是在危急关头,高强度的工作下他们从未退缩缺位,始终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外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其实刘悦老师在第一批闭环管理入校时就主动要求进驻校园,承担学生的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更令人敬佩的是在第二批老师入校时他又自告奋勇继续留在学校,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他们说:“疫情形势紧迫,在学校服务人员紧缺的时候,我们能尽一份绵薄之力,觉得特别有意义”。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常进行,敖其、格日力斯布达和苏龙嘎三位归国留学教师入住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承担着宿舍消毒消杀、为学生分配发送一日三餐、心理疏导、组织学生下楼核酸检测等工作。他们勇于担责担难担险,用坚守诠释责任,用行动彰显担当,为战胜疫情贡献统战力量。

 敖其,应用化工技术教研室主任,一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把工作视为重过一切的青年教师。自学校闭环管理开始,敖其老师就一直在校承担学生的线上线下教学、学生管理、教研室工作等,到第二批老师入校,疫情的突然来袭,他毅然决然的留下并进驻宿舍投身到学生管理这即复杂又责任重大的工作岗位中。他的行为完美的诠释了教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image.pngimage.png

  格日力斯布达和苏龙嘎两位女老师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临危受命入住9号学生宿舍楼。由于该宿舍楼是六个系的混合宿舍楼,机电系学生在5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学生不能出宿舍,所以每天的一日三餐和生活物资都要由老师从一楼拿到五楼并分发到各个宿舍。正常什么都不拿爬到五楼也会气喘吁吁了,何况要拿着20份饭,来回跑上几趟呢!但是两位老师从来没有半点怨言,勤勤恳恳,尽心尽力的把工作做好。两位老师也是孩子的母亲,她们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尽快去解决,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生活学习的快乐!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深秋寒意浓,但老师们的认真负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了学生们的心,让封闭多日而烦躁紧张的情绪舒缓下来。老师们用付出和行动传递温暖和力量,学生看在眼里,温暖到心里。疫情无情人有情,因为有像他们一样的人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我们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image.png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