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种局部通风方法中属于利用主要通风机风压通风的是( B )
A 扩散通风 B 风障导风 C 局部通风机通风
2、当空气中混入可爆炸性煤尘或可燃气体时,瓦斯爆炸的下限将会( A )。
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
3、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 B )
A 抽出式 B 压入式 C 联合式
4、含硫量增加会导致煤尘的爆炸危险性( B )
A 减少 B 扩大 C 不变
5、空气中瓦斯浓度的增大会导致煤尘爆炸浓度下限( A )
A 下降 B 增大 C 不变
6、两条并联的巷道,风阻大的( B )
A 风压大 B 风量小 C 风量大
7、下列各项不会减下风筒风阻的措施是( B )
A 增大风筒直径 B 减少拐弯处的曲率半径 C 减少接头个数
8、串联通风的两个掘进工作面,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A )%。
A 0.5 B 1 C 1.5
9、下列火灾事故中,哪种火灾属于内因火灾( A )
A 遗煤自燃 B 摩擦起火 C 放炮起火
10、下列不属于区域性防突措施的是( B )
A 开采保护层 B 超前钻孔 C 预抽瓦斯
11、瓦斯由吸附态转化为游离态的现象叫( A )
A 解吸 B 吸附 C 二则都有
12、煤矿安全监测工下井必须携带( C )。
A 光学瓦斯检测仪 B 测风表 C 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13、下列不属于三人连锁放炮的是 ( C )
A 班长 B 瓦斯检查员 C 通风工
1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巷道不得采取( A )通风。
A 扩散 B 风墙导风 C 引射器通风
15、采区进回风巷的最高允许风速为( C ) m/s。
A 10 B 8 C 6
16、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 B )%时,瓦斯遇火时一般不会爆炸。
A 10 B 12 C 18
17、矿山救护队进行预防检查工作时,应做到:( B )矿井各峒室分布情况和防火设施。
A、知道; B、了解; C、掌握;
18、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全断面( A )启爆。
A 一次 B 二次 C 多次
19、发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 A )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A 调度室 B 值班长 C 矿长
20、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 A )。
A 查证 B 整改 C 登记
二、判断题(以下各题的叙述,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
1、与富燃料燃烧相比,富氧燃烧的基本特征是:火源范围小、火势小、蔓延慢;耗氧少、剩余氧多;不易引起再生火源和爆炸;危险性稍小。(√)
2、瓦斯的爆炸上下限会随着温度、氧气浓度、压力的变化而改变。(√)
3、救护队员通过局部积水巷道时,应采用探险棍,探测前进。(√)
4、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5、救护队启封火区时,必须在佩用氧气呼吸器后采取锁风措施。(√)
6、救护队参加实施震动爆破措施时, 爆破30min后,救护队携带氧气呼吸器进入工作面检查,发现爆破引起火灾应立即灭火。(×)
7、建造火区风墙应做到: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中的风墙应同时建造。(√)
8、独头巷道发生火灾时,无论情况怎样必须送风排除瓦斯,防止爆炸。(×)
9、氧气呼吸器的实际防护时间与佩戴人员的体重、呼吸习惯、运动量或劳动强度有密切关系。(√)
10、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放炮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11、在窒息区或有中毒危险区工作时,队员与队员之间应保持在15m间距。(×)
12、启封前,应检查火区的温度、瓦斯浓度及密闭前巷道支护等情况;切断回风流电源,撤出回风侧人员;在通往回风道交叉口处设栅栏、警示标志;做好重新封闭的准备工作。(×)
13、侦察小队进入灾区时,应规定返回时间,并用灾区电话与基地保持联络。如没有按时返回或通信中断,待机小队应立即进入救护。(√)
14、进风的下山巷道着火时,应采取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紊乱和风流逆转的措施。如有发生风流逆转的危险时,可将上行通风改为下行通风,从下山下端向上灭火。(×)
15、瓦斯爆炸的最高浓度16%,称为爆炸上限;瓦斯爆炸的最低浓度5%,称为爆炸下限。(√)
1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24。(×)
17、发现队员身体不适或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难以排除时,该队员必须立即撤出。(×)
18、仰卧压胸法适用于胸部外伤,可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
19、矿井反风10 min后,经测定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30%,瓦斯浓度不超过规定时,应及时报告指挥部。(×)
20、利用止血带止血法时,止血部位的时间应每60min~90 min放松一次。(√)
三、简答题(解释术语)
1、人工呼吸
借助人工的方法,在自然呼吸停止、不规则或不充分时,强迫空气进出肺部,帮助伤员恢复呼吸功能的一项急救技术。
2、瓦斯突出
简称“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
3、锁风
在启封井下火区时,为阻止向火区进风,首先在需要启封的风墙外面增设临时风墙控制风流,或需要缩小火区范围时,随推进先增加临时风墙,再拆除外面的风墙,始终至少保持一道控制风流的临时风墙的方法。
4、风流逆转
指煤与瓦斯突出或爆炸冲击波及火风压的作用,改变了矿井通风网络中局部或全部正常风流方向的现象。
5、火风压
井下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流流经有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
6、风流短路
打开入、排风联络巷的风门或挡风墙,使进风巷的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
7、区域反风
在矿井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利用通风设施,使井下局部区域实现风流反向的方法。
8、综合灭火
采取风墙封闭、均压、向封闭的火区灌浆或注入惰性气体等两种以上配合使用的灭火方法。
9、循环风
指局部通风机出口的风流,全部或部分再次进入同一局部通风机的入口内,形成的进风流。
四、论述题
1、救护队进行预防性检查工作时,应做到哪些?
答:救护队进行预防性检查工作时,应做到:
(1)了解矿井巷道及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的分布和管理情况。
(2)了解矿井通风、排水、运输、供电、压风、消防、监测等系统的基本情况。
(3)检查矿井有害气体情况。
(4)了解矿井各硐室分布情况和防火设施。
(5)了解矿井瓦斯、水害、自然发火、顶板、煤与瓦斯突出等方面的重大事故隐患,以及矿井火区的分布与管理情况。
(6)检查了解矿井应急预案或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执行情况。
(7)熟悉井下非常仓库的地点及材料、设备的储备情况。
2、在预防性检查工作中,救护人员发现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应怎样做?
答:通知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现场人员,同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对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问题应提出排除建议,并填写三联单,交给企业有关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
3、矿山救护队处理事故时,站岗队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1)阻止未佩用氧气呼吸器人员进入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和危险地区,阻止佩戴氧气呼吸器人员单独行动。
(2)将从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中出来的人员引入新鲜风流地区,必要时施行急救。
(3)观测守卫巷道的情况,并将变化情况(包括有害气体及烟雾的变化)迅速报告抢救指挥部。
4、救护队启封火区,应按哪些规定进行?
答: 救护队启封火区,必须按下列规定进行:
(1)贯彻火区启封措施,逐项检查落实,制定救护队行动安全措施。
(2)启封前,应检查火区的温度、各种气体浓度及密闭前巷道支护等情况;切断回风流电源,撤出回风侧人员;在通往回风道交叉口处设栅栏、警示标志;做好重新封闭的准备工作。
(3)启封时,必须在佩用氧气呼吸器后采取锁风措施,逐段检查各种气体和温度,逐段恢复通风。有复燃征兆时,必须立即重新封闭火区;火区进风端密闭启封时,应注意防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溃出。
(4)启封后 3天内,每班必须由救护队检查通风状况,测定水温、空气温度和空气成分,并取气样进行分析,只有确认火区完全熄灭时,方可结束启封工作。
5、进入灾区侦察或作业的救护小队在人员数量和装备配置上有哪些要求?
答: 进入灾区侦察或作业的小队人员不得少于6人。进入灾区前,应检查氧气呼吸器是否完好,并应按规定佩用。小队必须携带备用全面罩氧气呼吸器1台和不低于18 MPa压力的备用氧气瓶2个,以及氧气呼吸器工具和装有配件的备件袋。
6、现场急救常用人工呼吸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施行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口唇要包住伤员口唇,以免漏气。吹气的大小,应注意在刚开始时吹气压力可略大些,频率稍快些;吹气10-20次后,应逐步将压力减少,以维护伤员胸部有隆起为合适。救护者与伤员的嘴间是否要放块布以免直接接触的问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条件时,可放两层纱布或一块手帕隔开,但以不影响空气出入为原则。
(2)人工呼吸法适用于电休克、中毒性窒息或外伤性窒息等所引起的呼吸停止。操作时应注意心跳情况,如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
(3)仰卧压胸法不适用胸部外伤,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俯卧压背法对溺水者的急救较为合适,因便于排出肺内水分。
(4)实施人工呼吸法,有时要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数小时才能把伤员救过来。施行人工呼吸的长短,应视伤员恢复自主呼吸或出现死亡征象而定。
7、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什么?
答:(1)抢救矿山遇险遇难人员。
(2)处理矿山灾害事故。
(3)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爆破、启封火区、反风演习和其他需要佩用氧气呼吸器作业的安全技术性工作。
(4)参加审查矿山应急预案或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做好矿山安全生产预防性检查,参与矿山安全检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
(5)负责兼职矿山救护队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
(6)协助矿山企业搞好职工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