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一村一
开放教育本科
开放教育专科
助力计划
残疾人教育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除理工类外各本科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课内36学时,2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我国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和我国的民族政策等,具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发展、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介绍了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现状,着重讲述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干部政策、民族经济发展政策、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了解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进步,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字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具体政策规定。

  2.采用远程教学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授课中着重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加强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媒体资源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采用全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文字、音像、IP、PAD、手机终端等各种不同呈现方式的资源。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资源,录像教材、IP课件、PAD资源、手机资源和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资源,向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资源的便利。

  1.文字教材

  本课程文字教材采取“分立式”,由基本教材、辅助教材两部分组成。基本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辅助教材是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手段的辅助工具。文字教材的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要求体系完整、概念准确、文字简洁,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和成人自学的要求,强调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为14课时,以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对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拓展,并注意结合案例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本课程涉及的相关理论、政策、法规理解与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IP课件

  IP课件共计14课时,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展、深化和补充,侧重讲授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尽可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达到教学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简洁的效果,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本课程在文字教材之外的一个主要和基本的教学资源,要求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基本能满足学生的所有学习需求,在建设过程中主要突出系统性、学生使用的方便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

  5.Pad资源

  PAD移动终端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在其上呈现的教学资源的主要功能在于更好地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内容上既有与网络课程重合的部分,又有独特之处。PAD资源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应突出趣味性、直观性、便利性,资源内容具有模块化、碎片化等特点,同时非常注重用户体验。

  6.手机资源

  智能手机终端也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在其上呈现的教学资源的主要功能与PAD终端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之处,但也有其特点。手机终端在资源设计上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短信、电话等功能,更应是当作一个简易版掌上电脑,PAD中的核心内容可以以APP的形式在手机中呈现。

  6.网上教学资源

  网上教学资源是随时为学生提供的上述资源之外的动态性、补充性、参考性信息。

  二、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2学分,36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录像学时

 

 

 

 

第一章

绪论

1

1

第二章

民族

3

1

第三章

民族发展

3

1

第四章

民族关系

3

1

第五章

民族问题

3

1

第六章

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国情

3

1

第七章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3

1

第八章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

1

第九章

民族干部政策

3

1

第十章

民族经济发展政策

3

1

第十一章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2

1

第十二章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2

1

第十三章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2

1

第十四章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

1

合计

 

36

14

 

第三部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系统地讲授,使学生全面了解民族理论研究对象和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方法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第二章 民族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民族的概念,系统了解民族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民族识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概念

  第二节 民族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第三章 民族发展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的产生,全面了解民族的发展,系统掌握民族消亡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第四章 民族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民族关系的概念,全面了解民族关系的特点,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关系概念

  第二节 民族关系特点

  第三节 民族关系发展规律

第五章 民族问题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民族问题的概念,全面了解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刻认识和理解民族问题特点及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问题的概念

  第二节 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民族问题特点及发展规律

第六章 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国情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正确认识和了解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深刻认识和理解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的民族概况

  第二节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节 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第七章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民族平等团结的理论和原则和民族平等团结的总政策,正确认识和理解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平等团结的理论和原则

  第二节 民族平等团结的总政策

  第三节 保障散居平等权利

第八章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和内容,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和内容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第九章 民族干部政策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了解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正确理解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第三节 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第十章 民族经济发展政策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了解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正确理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

  第三节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一章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文化教育对民族发展的影响,全面了解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与文化政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政策

第十二章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规律和作用,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全面了解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规律和作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第十三章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全面认识和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及特性以及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族风俗习惯及特性

  第二节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十四章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宗教及其社会影响,深入了解党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正确认识和理解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宗教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节 党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三节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