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一村一
开放教育本科
开放教育专科
助力计划
残疾人教育

第十二章要点

第十二章 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

第一节行政组织文化概述

  一、行政组织文化的定义

  所谓行政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和。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点

  行政组织文化作为文化在行政组织活动领域的表现形式,既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也有自身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民族性

  民族特性和民族形式在行政组织中得到不断发展和深入,逐渐积淀成行政组织文化的传统,构成行政组织文化的民族特色,据此我们才能区分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行政组织文化。

  2.无形性和潜在性。

  行政组织文化中所包含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作为一个群体的心理定势和气氛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这种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的存在于组织最核心的区域的。

  3.稳定性和变革性。一旦某一组织特有的文化形成,就将长期影响甚至支配该组织成员的群体行为,不会因为日常的细小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或个别领导和成员岗位的调动而变化。然而,这种稳定性从历史潮流的角度看却又不是绝对的,又是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变革的。

  4.软约束性和强制性的统一。

  行政组织文化能够对组织的管理起作用,主要不是靠规章制度之类的硬约束,而主要是靠其核心价值观对组织成员的熏陶、感染和诱导,使组织成员产生对组织目标、行为准则及价值观念的认同感,自觉地按照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去工作。它对组织成员有规范和约束的作用,而这种约束作用总体来看是一种软约束。然而,这种软约束之中又隐藏着强制感,使组织成员个体具有一种如果不遵守组织文化中的某种规范或准则就觉得对不起自己所在组织的心理自责。这种自责其实是行政组织文化作用使其形成的一种习惯或者是一种风气。这种成为主流作用的习惯或风气不但使组织成员个体会产生自责,而且会使他周围的众多成员保持某种舆论,这种舆论往往比规章制度的作用范围更广。这就是行政组织文化软约束性和强制性的统一问题。

  5.观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行政组织文化属于主观意识领域,是对复杂的现实事物的高度抽象。同时也必须看到,行政组织文化是在组织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行政组织文化的一切意义就存在于它在现实行政活动行政行为之中,文化必须具有现实意义,用于指导现实行政活动的开展和改进,这就是行政组织文化的实践性。

  三行政组织文化的类型

  1.根据产生的时间,行政组织文化可分为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2.根据文化在行政组织中所占有的地位,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

  3.根据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大小,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

  4.根据国家的行政职能的侧重点,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统治型行政组织文化、社会管理型行政组织文化和社会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

  四、行政组织文化的功能

  行政组织文化一般具有以下功能:

  1.目标导向功能。它对行政组织和组织内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使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趋于一致。

  2.凝聚功能。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一旦被组织成员认同接受,则会形成一股黏合力量,从各方面把组织成员团结起来,使组织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激励功能。以组织文化作为组织的精神目标和支柱,可以激励全体成员自信自强、团结进取。

  4.控制功能。行政组织文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后,就会对行政机构及成员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和塑造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维系组织的运行秩序和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证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自觉地团结协作,保证组织成员行为的一致性。

  5.阻抑功能。行政组织文化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消极、不良的因素,它们也可以被行政组织内的成员所接受,这些行政组织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会阻抑行政组织的发展和降低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

第二节我国行政组织文化

  一、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现状

  (1)改革开放使行政组织文化打破了封闭自守、自我维持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和容纳不同性质文化的开放性。

  (2)中国行政组织文化开始呈现理性的特点。

  (3)不同性质的行政文化并存中冲突加剧。

  二、我国行政组织文化走向

  (1)由封闭型组织文化向开放型组织文化转变。

  (2)由人治型行组织文化向法治型组织文化转变。

  (3)由集权型组织文化向参与型组织文化转变。

  (4)由全能型组织文化向分化型组织文化转变。

  (5)由管制型组织文化向服务型组织文化转变。

  三、我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

  (1)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

  (2)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率型行政组织文化

  (3)以“公民导向”为代表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化

  (4)以“依法行政”为代表的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

第三节行政组织文化的构建

  一、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1.目标原则。目标是组织的灵魂,行政组织文化作为行政组织活动在精神观念上的反映,也必须把组织目标体现出来,使每一位组织成员的观念化为统一目标,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他们的组织使命感。

  2.价值原则。要培育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杰出行政组织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3.创新原则。行政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往往带有惰性和保守性,这对于组织发展是不利的。行政组织要保持活力,不断开拓进取,就必须培养创造精神,要在全体组织成员中培养追求卓越、永不自满的精神。

  4.参与原则。现代组织文化则要求遵循参与原则,让组织成员参与组织的管理,沟通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以促进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5.以人为中心原则。在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把人的因素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尊重和关心每一位组织成员,创造各种条件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二、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结合我国行政组织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建设行政组织文化:

  1.加强行政组织人员道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

  2.培养具有核心文化素质的领导,发挥领导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基于有效竞争的有压力感的组织文化氛围。

  4.开展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5.创造文明的办公环境

  三、行政组织文化创建的主要方法

  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示范法。即通过总结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先进人物等方法,使行政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行政行为的导向。

  (2)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的鼓励,通过开展评比、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求等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使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身的行政工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比如孩子的入学入托问题、住房问题等。

  (3)感染法。即运用一系列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读书活动等,培育行政组织成员的自豪感和向心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行政组织人员最终接受、认同、内化本组织的文化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

  (4)自我教育法。即运用谈心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墙报等形式让行政组织成员对照本组织的要求找差距,进行自我教育,自觉使自制机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精神理念与本组织的文化要求相一致,并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5)灌输法。即通过讲课、培训、学习、报告会、研讨会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把本组织想要建立的文化目标与内容直接灌输给行政组织成员,使他们系统的接受和强化认同行政组织所指导的行政精神和行政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