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一村一
开放教育本科
开放教育专科
助力计划
残疾人教育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教学大纲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从“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人人应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满足个体发展的教育需要”的原理出发,从儿童发展问题教育的角度提出改革教师教育的内容,从而达到在普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本课程涵盖了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将近30%左右的儿童,对推动普通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差生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随班就读等工作意义重大。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儿童各类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特点及诊断和干预方法。通过学习,学员能够根据与案例的相似性和症状迅速判断儿童问题的性质,了解问题现象与实质并进行诊断,分析成因,参照提出的矫治或教育策略实施辅导。

二、先修课要求

本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修读本门课程之前,学员应先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等专业基础课程。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思想观念:

引导学员全面辨证地认识差异,纠正各种偏见和误解,认识到对儿童发展问题进行咨询教育是实施教育民主化(有教无类)、教育科学化(因材施教)的必由之路;

使其了解到儿童发展问题咨询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明确其性质、意义和任务,树立个体间是有差异的、儿童是无辜的、差异并非不可逾越、教育是缩小差异的唯一途径等正确观念和正确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观、儿童观、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知识方面:

使学员掌握差异、儿童发展问题、咨询、教育诊断等基本概念,了解各类儿童问题的生理、病理及导致原因、分类等,懂得各类儿童问题的预防、康复途径与措施,懂得优生、优育、优教的意义及方法。

理论方面:

使学员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干预策略以及各类问题儿童咨询与教育的理论。

技能方面:

教给学员一些简单可行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手段,培养学员与各类“问题儿童”交往的能力,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治的方法及儿童发展问题的教育教学处理技巧,学会如何在普通班级中照顾到各种存在发展问题儿童的特殊需要;侧重培养学员查阅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寻找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备今后在工作中可更深入地了解与介入。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采取“文字教材+录像课+IP课件+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互动”的资源建设和学习模式。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接受面授辅导,观摩电视课和网络课件,参加网络自主学习、网上讨论与答疑,并完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面授辅导不仅要包含基础知识、原理和技能的重点讲授、演示和答疑,自学方法的介绍,还要重视结合本地区特点向学员提供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注意安排落实实践教学。重视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获得的学习体验,充分利用当地学前教育机构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本课程教学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基于行动导向,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特点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灵活采用相应教学方法。除了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还应积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问题教学、启发引导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中,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了解”即要知道的内容,多为资料性内容,一般考核涉及较少,占分数比例不大;“掌握”即要清楚理解掌握的内容,多为基本概念和知识,涉及的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或简答题等题型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地理解和把握的内容,多为重点原理、方法等,要求能够清楚记忆并熟练运用,一般以简答题、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等题型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72 ,4 学分。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差异与发展问题  8

第二章  儿童感觉运动统合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三章  儿童多动症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四章  儿童视听觉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五章  儿童知觉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六章  儿童情绪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七章  儿童行为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八章  儿童学业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九章  儿童性向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十章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问题咨询与辅导  6

第十一章儿童处境不利问题咨询与辅导(选修)  6

第十二章 儿童左利手问题咨询与辅导(选修)   4

合计:    72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差异与发展问题

(一)教学内容

1.1儿童的发展差异与发展问题

1.1.1 差异的普遍性

1.1.2 发展差异的表现形式

1.1.3 儿童发展问题

1.2儿童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1.2.1 生物学因素

1.2.2 家庭与父母因素

1.2.3 机构教育因素

1.2.4 社会环境因素

1.2.5 城市化因素

1.3 如何看待存在发展问题的儿童

1.3.1 首先具有儿童共性,其次具有特殊性

1.3.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存在发展问题的儿童

1.3.3看到存在发展问题的儿童的平等性与独立性

1.3.4 教育是帮助存在发展问题的儿童的重要途径

1.3.5 防患于未然可以降低儿童发展问题的出现率

(二)教学要求

了解:差异的本质,优生优育知识,如何正确看待存在发展问题的儿童

掌握:差异的种类和儿童发展差异的表现形式(重难点)

重点掌握:什么是儿童发展问题;导致儿童发展问题的原因(重难点)

第二章  儿童感觉运动统合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2.1 感觉运动统合概述

2.1.1何谓感觉运动统合  

2.1.2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2.1.3感觉运动统合的生理学基础

2.1.4儿童感觉运动统合的训练

2.2 儿童前庭平衡失调的咨询与辅导

2.2.1前庭平衡失调的表现

2.2.2前庭平衡失调的原因

2.2.3前庭平衡失调的辅导

2.3 儿童触觉失调的咨询与辅导

2.3.1触觉失调的表现

2.3.2触觉失调的原因

2.3.3触觉失调的辅导

2.4儿童本体感失调的咨询与辅导

2.4.1触觉失调的表现

2.4.2触觉失调的原因

2.4.3触觉失调的辅导

重难点:各类感统失调的矫正训练方法。

(二)教学要求

了解:感觉统合定义及生理学基础

掌握:各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及原因,感统训练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重点掌握:举例说明儿童前庭平衡失调、触觉失调和本体感失调的主要表现;通过简单器械和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对感统失调儿童进行训练和辅导。

第三章  儿童多动症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3.1多动症概述

3.1.1多动症的定义

3.1.2多动症的发病率

3.1.3儿童多动症的成因

3.1.4多动症的疗效标准及预后

3.2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

3.2.1活动过多

3.2.2注意力集中困难

3.2.3 冲动性

3.2.4 学习成绩不佳

3.2.5 神经发育障碍

3.2.6 情绪和行为问题

3.3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3.3.1神经软体征检查

3.3.2诊断标准

3.3.3区分多动症儿童与其他特殊需要儿童

3.4儿童多动症的辅导

3.4.1心理治疗

3.4.2 家庭治疗

3 .4.3 学校教育

3.4.4饮食辅助治疗

3.4.5药物辅助治疗

3.4.6 游戏辅助治疗

教学重难点:多动症的诊断方法,多动症的辅导策略

(二)教学要求

了解:儿童多动症的定义及主要成因;

掌握: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表现; 运用多动症的特征与诊断标准对个案儿童进行初

步判断; 区分多动症儿童与其他特殊需要儿童

重点掌握:为多动症儿童制定基本的辅导方案,提出适宜的辅导策略

第四章  儿童视听觉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4.1儿童近视的咨询与辅导

4.1.1儿童近视的原因

4.1.2儿童近视的预防

4.1.3 儿童近视的矫治

4.2儿童弱听的咨询与辅导

4.2.1儿童弱听及成因  

4.2.2儿童听力问题的发现

4.2.3弱听儿童的学校辅导策略

教学重难点:近视、弱听的矫治和教育方法

(二)教学要求

了解:儿童近视、儿童弱听的原因;常见的儿童近视矫治方法,并指出其利弊。

掌握:发现班级中有听力问题的儿童;

重点掌握:近视的防治策略;弱听儿童的学校辅导策略。

第五章  儿童知觉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5.1知觉发展问题概述

5.1.1知觉

5.1.2知觉差异

5.2视知觉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5.2.1视知觉能力及日常检测

5.2.2视知觉训练

5.2.3 教育建议

5.3 听知觉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5.3.1 听知觉能力及其日常检测

5.3.2 听知觉训练

5.3.3 教育建议

5.4.知觉风格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5.4.1 知觉风格差异及表现

5.4.2 教育建议

教学重难点:知觉训练方法

(二)教学要求

了解: 知觉差异的种类;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的范畴;知觉风格差异的类型及表现

掌握:初步评估儿童的知觉能力发展水平,识别知觉问题

重点掌握:运用各类知觉问题的训练方法,对儿童知觉问题提出相应的辅导建议。

第六章  儿童情绪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6.1情绪问题概述

6.1.1 什么是情绪问题

6.1.2 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6.2 儿童焦虑症的咨询与辅导

6.2.1 什么是儿童焦虑症

6.2.2 儿童焦虑产生的原因

6.2.3 焦虑的诊断

6.2.4 儿童焦虑症的辅导

6.3 儿童恐怖症的咨询与辅导

6.3.1 什么是儿童恐怖症

6.3.2儿童恐怖症产生的原因

6.3.3 儿童恐怖症的诊断

6.3.4 儿童恐怖症的辅导

6.4 儿童退缩的咨询与辅导

6.4.1 什么是儿童退缩

6.4.2 儿童退缩产生的原因

6.4.3 儿童退缩的诊断

6.3.4 儿童退缩的辅导

6.5儿童抑郁的咨询与辅导

6.5.1 什么是儿童抑郁

6.5.2 儿童抑郁产生的原因

6.5.3 儿童抑郁的诊断

6.5.4 儿童抑郁的辅导

6.6 儿童强迫症的咨询与辅导

6.6.1 什么是儿童强迫症

6.6.2 儿童强迫形成的原因

6.6.3 儿童强迫症的辅导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儿童情绪问题,列举常见的儿童情绪问题

掌握: 常见儿童情绪问题的表现与成因;运用各类情绪问题的诊断标准和表现对个案儿童进行初步判断和分析;

重点掌握: 初步对各类情绪问题儿童进行辅导。

第七章  儿童行为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7.1行为问题概述

7.1.1什么是行为问题

    7.1.2儿童行为的影响因素

    7.1.3常用行为改变技术

7.2 儿童说谎的咨询与辅导

7.2.1行为现象与分析

7.2.2 儿童说谎的预防

7.2.3 辅导策略

7.3 儿童违拗与对抗的咨询与辅导

7.3.1行为现象与分析

7.3.2辅导策略

7.4儿童课堂捣乱的咨询与辅导

7.4.1行为现象与分析

7.4.2辅导策略

7.5儿童逃学或离家出走的咨询与辅导

7.5.1行为现象与分析

7.5.2辅导策略

7.6儿童攻击及破坏行为的咨询与辅导

7.6.1行为现象与分析

7.6.2辅导策略

7.7儿童偷窃行为的咨询与辅导

7.7.1行为现象与分析

7.7.2辅导策略

7.8儿童网络成瘾的咨询与辅导

    7.8.1行为现象与分析

7.8.2辅导策略

 教学重难点:各类儿童行为问题的辅导策略

 (二)教学要求

了解:儿童行为问题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利用常见行为改变技术塑造和改变儿童行为;分析常见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重点掌握:能制定常见儿童行为问题的辅导策略

第八章  儿童学业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8.1学业不良概述

8.1.1学业不良界定

8.1.2学业不良原因分析

 

8.1.3学业不良的诊断

8.2儿童动机缺失性学业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8.2.1动机与学业不良

    8.2.2成就动机

8.2.3 学习动机的激发

8.3儿童学习兴趣不足的咨询与辅导

   8.3.1学习兴趣对学业的影响

   8.3.2学习兴趣的培养

   8.3.3学习热情的培养

8.4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咨询与辅导

8.4.1学习习惯对学业的影响

8.4.2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8.5儿童学习毅力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8.5.1什么是学习毅力

8.5.2 学习毅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分析学业不良的原因;学业不良的辅导策略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学业不良,以及导致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

掌握:能为儿童成就动机和学习动机的激发提出辅导策略;能采取一定辅导策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制定辅导计划,协助儿童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能制定辅导计划,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毅力

第九章  儿童性向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9.1性向发展问题概述

   9.1.1什么是性向

   9.1.2性向的形成与发展

9.2 儿童性虐待儿童的咨询与辅导

   9.2.1什么是儿童性虐待

   9.2.2性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9.2.3辅导策略

9.3 儿童自慰行为的咨询与辅导

   9.3.1自慰行为的概念

   9.3.2儿童自慰行为产生的原因

   9.3.3辅导策略

9.4 儿童性取向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9.4.1儿童恋父恋母情结咨询与辅导

   9.4.2儿童恋物癖问题咨询与辅导

9.5 儿童性别认同障碍的咨询与辅导

   9.5.1什么是性别认同障碍

   9.5.2儿童性别认同障碍的表现

   9.5.3 儿童性别认同障碍的成因

   9.5.4 儿童性别认同障碍的诊断标准

   9.5.5 辅导策略

 

教学重难点:性向发展问题相关概念

(二)教学要求

了解:解释和区分性向、性、性别和性角色等概念; 儿童性向发展的过程

掌握:常见儿童性向发展问题的特点与表现

重点掌握:初步对常见的儿童性向发展问题进行辅导或提供咨询建议

第十章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10.1社会适应能力概述

    10.1.1社会适应的概念

10.1.2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内容

10.2儿童社会知觉偏差的咨询与辅导

10.2.1儿童自我认识偏差的咨询与辅导

10.2.2儿童对他人认知偏差的咨询与辅导

10.3儿童自控能力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10.3.1自我控制概述

10.3.2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10.3.3儿童自控能力的培养

10.3.4 儿童情绪自控问题咨询与辅导

10.3.5 儿童言语自控问题咨询与辅导

10.3.6 儿童行为自控问题咨询与辅导

10.4儿童交往技巧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10.4.1儿童交往技巧及表现

10.4.2交往技巧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各种社会适应能力发展问题的辅导对策

(二)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内容

掌握:识别自我认知偏差儿童,并提出辅导策略;

重点掌握:引导儿童正确认识他人;识别有自我控制问题的儿童,并能为其制定辅导方案;协助和引导儿童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第十一章  儿童处境不利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12.1儿童家庭处境不利的咨询与辅导

12.2.1家庭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12.2.2家庭处境不利的表现形式

    12.2.3辅导策略

12.2儿童同伴关系处境不利的咨询与辅导

   12.2.1同伴关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12.2.2辅导策略

12.3儿童偶像处境不利的咨询与辅导

   12.3.1偶像崇拜及其作用

   12.3.2偶像处境不利的表现

   12.3.3辅导策略

教学重难点:各种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策略,如何在普通班级中帮助他们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处境不利;家庭处境不利的表现形式;同伴关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社会处境不利的表现

掌握: 各种处境不利儿童的辅导策略

第十二章  儿童左利手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教学内容

11.1左利概述

    11.1.1左利或右利的形成

    11.1.2左利的特点

    11.1.3左利的优劣势

11.2左利要不要纠正

    11.2.1不主张纠正的理由

    11.2.2主张纠正的理由

11.3儿童左利的咨询与辅导

     11.3.1尊重儿童选择使用左手的权利

     11.3.2积极引导儿童右利

     11.3.3让左利儿童学会适应右利社会的规则

     11.3.4满足左利儿童的特殊需要

教学重难点:左利手的辅导建议

(二)教学要求

了解:左利的形成和优劣势

掌握:识别儿童的左利手倾向

重点掌握:对左利的正确态度与辅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