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一村一
开放教育本科
开放教育专科
助力计划
残疾人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考试二

一、辨析题

1、假象就是一种错觉。

此说错误。假象是一种客观现象,而错觉是一种主观感觉,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不能等同。另外,在造成假象和错觉的原因以及二者的影响方面也是有区别的。假象的出现跟主观自身无关,错觉则可能是主观造成的,也可能是因受假象迷惑而造成的。假象掩盖了事物的真本质,透过假象可以揭示真本质,而错觉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行为。

2、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错。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不是两种真理

3、有用就是真理。错。有用是价值问题,不能和真理问题划等号。

4、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错。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这部分经验不见得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这个命题主要问题在于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和事实本身混淆,是不对的。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 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参透和相互包含的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 举例说明认识是一个过程

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一个认识过程,市场经济刚提出时,对其的认识是肤浅的,但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失败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使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客观事物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还是不全面的,只有不断的实践、认识,用认识的反复性不断的去深化对其的认识,无限的接近市场经济的客观真理,这样市场经济才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引导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5、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