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及相关部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和“心理育人”工作,引导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培育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教育氛围,举办第十二届“心理健康文化节”。为更好的落实第十二届“心理健康文化节”各项内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活动目的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指出的“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号召,学院以“阳光心态 精彩生命”为主题,举办第十二届“心理健康文化节”。
二、活动主题
“阳光心态 精彩生命”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21年4月2日——12月15日
四、活动对象
全院在校学生
五、组织形式
分为学院和各系(院、部)两级进行
六、活动内容
(一)“阳光心态 精彩生命”微电影大赛
1、活动目的: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鼓励大学生透过镜头、通过视频来呈现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故事,展示青年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特举办本次大赛,鼓励全院同学自编自创校园文化主题微电影作品参赛。
2、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3、活动时间
2021年4月2日-2021年6月15日。
4、具体要求
(1)录制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非硬性要求)。
(2)作品格式:MP4(推荐使用)、WMV、MOV、AVI、FLV、MPEG均可。
(3)作品时长:不超过10分钟,以5分钟左右为宜。
(4)作品分辨率:分辨率不得小于720×576(如用手机拍摄,请调至最高分辨率);
(5)码率:作品输出码率不得低于1M,保证播放器全屏模式播放清晰
5、活动规则
各系、部推选出优秀作品1-2部,将优秀作品打包成文件,发送到邮箱:1184278210@qq.com 。
6、奖项设置
团体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单项奖:最佳导演奖(表彰获奖作品的导演前6名)、最佳艺术指导奖(表彰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最佳男、女演员各3名。
(二)“原生家庭与未来发展”心理沙龙
1、活动目的:
家庭氛围、家庭背景、父母的关系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未来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原生家庭的幸与不幸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未来生活幸与不幸吗?是,还是不是?为了让同学们品味社会,体会生活,认真思考人生,合理规划未来,特别举办本次“原生家庭与未来发展”心理沙龙活动,给我院学生提供一次面对面深度思想、心灵交流的平台。
2、活动主题:
原生家庭与未来发展
3、活动要求:
各系(院、部)届时按照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中心的要求,结合辅导站老师观察情况和班主任介绍,选择2-3名符合要求的学生参加本次沙龙。各系(院、部)心理辅导站老师可以自愿参加,不做硬性要求(参加人员要提前告知)。
4、活动时间:
2021年4月27日下午3:00
5、活动地点: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中心团体活动室(行政楼8016)。
(三)“美好爱情 升华自我”系列微课堂
1、活动目的:
当前学生中异性交往自主性不断增强,然而阅历的浅显,思想的单纯,行为的草率,情绪的冲动也使得校园恋爱产生了不安全隐患。本次活动通过系列微课堂形式,意在利用网络保证全体在校生参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会正确处理恋爱关系。
2、活动主题:
美好爱情 升华自我
3、活动形式:
使用相应教学软件,由我院心理健康教师录制课程短视频,学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观看。
4、活动要求:
各系(院、部)心理辅导站老师通过班主任,要求保证全体在校学生观看学习。
5、活动时间:
2021年5月15日——2021年6月25日
2021年9月15日——2021年10月25日
(四)关爱自我“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
1、活动目的:
5•25谐音“我爱我”,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了让大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爱护自己,从而关爱心灵、关爱他人,学院特地在本日开展心理展板、户外拓展、笑脸征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全体心理健康水平。
2、活动内容:
心理展板、户外拓展、笑脸征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活动时间:
2021年5月25日
4、活动地点:
大礼堂前
5、参加人员:
各系(院、部)学生代表
(五)《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班主任心理工作培训
1、活动目的:
青年初期是从稳定的儿童期走向稳定的成人期的过渡期,是危机经常发生的年龄段,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会面临很多危机。心理危机也不是哪一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能遭遇。心理危机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状态,但又未必显而易见。通过培训,让教育一线上的班主任掌握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知识,提高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危机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的能力,为学生撑起一片心理安全的屏障。
2、活动主题:
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3、活动形式:
讲座形式
4、活动时间:
2021年4月13日下午3:00点
5、活动地点:
学院大礼堂
6、参加人员:
各系(院、部)心理辅导站老师
全体班主任
(六)举办第十二届“校园心理剧大赛”
1、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校园心理剧能够贴近广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际,突出角色内在的心理冲突与心理协调的过程这一特点,通过心理矛盾冲突的展现与解决,给广大学生以心灵的启迪,促使他们更加关爱自己的心灵世界,我院将举办第十二届校园心理剧大赛。
2、大赛主题
阳关心态 精彩生命
3、具体要求
(1)作品必须属于原创。剧本要求思想健康,主题鲜明,生动活泼,具有心理启发性、教育性、参与性、趣味性。表演形式可以是音乐剧、话剧、小品。
(2)以系(院、部)为单位,选送2个以上剧目参加比赛。
(3)校园心理剧要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世界、情感空间以及心路历程。剧情要以大学生生活为主题,以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为特色,再现学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生活、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冲突。
(4)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健康生动,给人以启迪,富有教育意义。
(5)每个心理剧表演时间约为10-15分钟。
(6)各系(院、部)心理剧必须有至少一名指导教师,总负责本院校心理剧比赛。
4、比赛流程
(1)于2021年11月10日之前,各院校必须进行内部选拔比赛,将比赛时间及地点上报心理咨询中心,以便中心督查。
(2)各系(院、部)在内部选拔赛结果基础上推荐2至3支参赛队伍,并于2021年11月12日之前填好电子报名表发送。
(3)经学生工作处组织预赛初审被选节目进入决赛,比出名次和奖项。
(4)比赛时间:预赛2021年11月16日14:30
决赛2021年11月23日14:30
(5)比赛地点:学院大礼堂
5、奖项设置
团体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单项奖:最佳艺术指导奖(用以表彰二等奖以上获奖剧目的艺术指导)、最佳旁白奖1名、最佳男女演员各3名。
(七)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展板
1、活动目的: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客观的自我认知方法,提升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助人、自助能力。
2、活动内容:
各系(院、部)制作一份心理健康知识展板,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充实,画面精美。
3、活动要求:
各系、部制作的展板将于5月22日之前交到(电子版5月18日交)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中心。统一用KT板制作成竖版,尺寸为:高1.5m×宽0.8m。
4、活动时间:
2021年5月25日——6月25日
5、活动地点:
大礼堂前展出
6、参加人员:
各系(院、部)心理辅导站组织开展
(八)“我毕业了,想对你说…”毕业生感悟交流会
1、活动目的:
人们时常梦想着,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怎么做?上学这回事也是一样,曾有多少人梦回校园这个空间,心伤曾经的错过。“我毕业了,想对你说…”告诉你,在校园中我收获了什么,错过了什么,遗憾了什么,社会的历练让我感悟到了什么。用同龄人的实际经验,深刻的感悟,与在校生进行交流,告诉他们校园外的工作、生活向他们提出的真实要求,为他们在校园中的做人、做事、做学问指明方向,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校园生活质量,储备好应对未来生活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2、活动主题:
“借鉴我的过去 成就你的未来”
3、活动要求:
各系、部提前联系参加活动并发言的毕业生,结合本系(院、部)毕业生返校时间与实际情况,组织下一届毕业的学生在本系(院、部)开展与毕业生的交流会:听毕业生的感悟,解在校生的担忧,为下一届毕业生顺利实习提供心理支持和朋辈辅导。要求尽量全体参与,形式自定。
4、活动时间:
2021年5月
5、参加人员:
在校毕业生(即将实习的大二、大三学生)
(九)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各系(院、部)要积极围绕宣传月活动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讲座、培训、沙龙等形式开展交流培训活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漫画比赛、心理微博原创比赛、心理趣味运动会、团体心理辅导、心智拓展运动会及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其他活动。通过开展针对性强、教育意义大、参与率高、受益面广、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人际关系以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确保活动实效。各系、部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和管理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深入到一线参与活动,现场观摩,做好经验交流和信息反馈。制定本系、部活动方案,于2021年4月18日之前报送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中心,电子版发送1184278210@qq.com。
(2)深入总结,交流经验。本届心理健康文化节结束后,各系、部要认真总结,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存档工作,并将活动总结以书面形式于2021年12月15日之前交到心理咨询中心。
(3)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要求各单位组织开展至少2个以上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不得与院级活动重复),其中不含启动仪式、宣传展板与毕业生感悟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