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我院蒙古文化研究工作取得成效

我院蒙古文化研究所成立以来,以蒙古民族语言与文学艺术、草原游牧文化、饮食服饰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研究为主攻方向,努力使学院蒙古文化研究工作步入目标化、系统化、规范化轨道,不断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研究队伍。根据民族文化研究的特征和发展动态,围绕研究主攻方向,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科研规划,以集体计划研究为主、以个体科研为辅,规划、分阶段、按步骤地开展了指定目标研究。2008年至2012年期间,蒙古文化研究所在编科研人员先后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自治区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院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院级课题4,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8篇。部分兼职研究人员以学院名誉编辑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5篇。这些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学院草原文化研究工作,为推进锡林郭勒盟草原文化优秀成果共享、建设民族文化强盟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蒙古文化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教育为己任,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与多个媒体建立了业务往来。2008年至今,我所乌尼巴特尔老师在“蒙驿网”、“好来宝”蒙语网站、锡林郭勒日报(蒙语版)等新闻媒体上连续发表了新闻报道100篇,收录学院优秀教师事迹介绍多篇。2012年以来,我所先后接受锡林郭勒电视台蒙语频道、内蒙古广播电台蒙语频道、锡盟新牧民报等新闻媒体的多次采访,广泛地宣传了学院教育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动态。8455线路检测中心校庆十周年之际,我所呼日乐苏和、张艳老师先后创作了蒙语歌词《杞麓湖》、汉语歌词《心的诉说》(《8455线路检测中心通讯(汉语版)》2013年第2期)。两首歌曲均体现了学院建校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对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蒙古文化研究所凭借区域文化优势,积极推动原生态草原游牧文化、民俗风土人情研究的成果转化工作。2011年,蒙古文化研究所启动创建民族文化遗产博物馆展品搜集工作。截至2012年末,已收藏苏尼特、乌珠穆沁、阿巴嘎、察哈尔四大部落蒙古族服饰30套、头饰10套,可用于室内小型展柜布展陈列。此外,该所研究人员完成设计制作手工制品蒙古族福康符样品5个,蒙古族胸饰3套。

 

发布日期:2013-05-09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