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95下午3时,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我院参加了设在锡盟党政大楼视频会议中心分会场的会议。人社局、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广电局、质监局、经信委、资源中心、锡盟二中、盟蒙中等相关单位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上,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部署启动“十二五”特别是当前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四川、湖南、贵州及中国移动公司代表做了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快改善教学点教学条件,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和应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不断完善数字公共教育平台设施,逐步完善城域网全覆盖的多种方式接入的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力求教学多样化、个性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完成省级数据库对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数据的录入;加大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力度。

会议部署启动“十二五”特别是当前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今明两年工作目标是,力争实现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教研活动的中小学教师数量达到20%,职业学校开展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学校数量达到20%,高等学校要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力度。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加大教师信息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按照部署,今明两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是加快教学条件,实现教学点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开展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实现每个教学点配备基本视频接收设备,全国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全国各地要加快改善各教学点教学条件,实现教学点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重点对全国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几万个教学点开展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实现每个教学点配备基本视频接收设备和相应的优质数字资源的目标。今明两年,力争为全国50%的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并建设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运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并有针对性的组织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输送到农村、偏远学校;组织名师通过网络教研等形式,培训并提高农村的师资水平;组织名校开办网络课堂,广泛共享名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此外,还要加快推动网络实名学习空间建设,加快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取得实效。预计要新增宽带接入学校8万至10万所。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刘延东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不断扩展,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培训持续推进,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延东强调,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明确发展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优先保障农村和边远地区,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数字差距”。要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学校接入宽带,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维护机制,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要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重点建设名师和名校网络课堂,集中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等短缺课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要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保障。刘延东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明确责任、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发布日期:2012-09-08作者:admin